专题文章|开辟亚太发展之路——中国致力于促进
发布时间:2025-10-28 10:51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标题:开辟亚太发展道路——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共同繁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前往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将在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与有关国家领导人进行双边会见。展望未来,亚太必须继续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 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讲话指出:“亚太的成功,源于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主义和稳定,源于我们始终顺应世界经济大势,坚持互利共赢。”这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APEC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机制。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何凝聚团结合作共识,如何谋划地区发展新篇章?国际社会希望再次聆听中国促进亚太经济增长和开放合作的智慧,以及共同应对世界风险挑战的中国方案。秘鲁钱凯港即将庆祝其正式开放一周年。南美首个智慧绿色港口正在大洋彼岸拓展“新时代印加古道”,开辟秘鲁至中国及周边国家新航线,推动中拉贸易大幅增长,成为开放、融合、融合的活生生典范。以及亚太地区合作共赢。 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秘鲁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三十一次会议,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利马总统府通过视频见证钱凯港开港。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利马会议上强调,亚太经合组织要充分发挥全球经贸政策“孵化器”作用,努力推动经济一体化和一体化,守住分隔货物流、投资流、技术流、服务流的高墙,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亚太和世界经济循环。相通则共同进步;相通则共同进步。若有关联,则各退一步。 30年来,亚太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开放接触、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编辑。面对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小院高墙”发展带来的新危险新挑战,团结合作、共赢发展是亚太各经济体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每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前,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都会向各经济体领导人提交咨询报告a,就当前贸易形势和经济政策提出建议。 2025年报告开篇就列出了“倡导开放市场、反对保护主义”,表达了对持续的贸易干扰、保护主义以及全球贸易和金融不确定性的深切担忧。报告建议,亚太地区的发展应建立在逐步开放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基于多边贸易体制的体系实现透明度和确定性。这些建议与一贯的立场不谋而合。中国政府的行政长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24日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也指出,部分经济体加征关税给亚太地区贸易格局带来挑战,持续推动贸易开放是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几十年来,中国始终是推动亚太地区开放和一体化的建设性力量。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达19.41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7.8%。经济学家彼得·德赖斯代尔(Peter Drysdale)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所长,曾积极参与APEC的建立。他对记者表示,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威胁,亚太地区不能后退。反对歧视性贸易安排,但必须维护多边体系。这是本地区的共同利益。德里斯代尔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等场合多次倡导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呼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亚太地区国际合作指明了正确方向。不久前举行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国捷嘉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让不少观众大开眼界。该系统及相关技术产品就像“袖珍专家”,具有智能种植计划生成、通过图像识别作物病害、精细化农场管理等功能,并支持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多种语言。目前,该系统正在帮助果园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推行智慧管理的国家。让土地“说话”,中国转型成为现实,造福亚太地区。面对全球新一轮增长,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者创新者胜。近年来,中国坚持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始终以发展为中心,不断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自主发展能力。 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讲话时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转型——产业变革,我们必须着眼长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携手共进。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型成功,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们要共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强化科技创新对绿色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中国是全球创新力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5年的第10位。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海摩越来越多的亚太及全球跨国公司正在把中国作为全球研发中心,利用中国大市场的优势,快速应用和掌握新技术,服务其全球布局。中国在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分享转型发展成果开放国家。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不断转化为行动和成果,为地区共同繁荣作出贡献。第22届东博会先进技术签约仪式上,涵盖新能源、人工智能、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共计62个项目成功签约。这批项目不仅包括技术引进,还注重联合产业化和开发,体现了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从单一产品贸易到全产业链合作的全面升级。第十九届泛美运动会期间,双层电动巴士被用来运送大量智利当地人前往圣地亚哥各个体育场馆观看比赛,为这项体育赛事注入了“绿色能源”。日本亚洲增长研究所所长戴尔标表示中国目前是世界工厂和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也是最重要的创新技术中心之一。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所长赫尔曼·劳雷尔也认为,中国通过高科技创新和绿色经济,开辟了生产链和供应链的新边界,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让亚太经济体从中受益。今年9月29日,中国援建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旱稻项目永久示范基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高地省首府戈罗卡市正式落成。这是中巴新几内亚减贫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周边受益的农民纷纷前来,数百人载歌载舞,气氛活跃。“共同发展是亚太合作的总体目标。” 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讲话时指出:“亚太合作是亚太合作永恒的主题。我们始终致力于发展,不断深化共同经济技术合作,增强发展中成员自主发展能力。我们共同开创了自愿、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APEC道路’,尊重所有成员的发展权利。”如果说首先是在雁栖湖畔。 “亚太梦”仍在曼谷与各方“共同播撒布城愿景的种子”;如提倡“共同做大亚太发展蛋糕”,或者强调“走以人为本、发展更加平衡、机会更加平等的经济全球化道路”。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提出推动经济包容性全球化,诠释了中方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为亚太地区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推动APEC倡议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到欢迎亚太大家庭成员加入全球发展倡议、深化减贫、粮食安全、工业化、发展融资等领域合作,中国始终是行动者,并将继续为亚太包容包容发展注入动力。马来西亚工商会会长吴益平表示,在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紧张的背景下,aChina始终坚持开放融合理念,积极保持全球活力和开放。全球贸易体系,展现了负责任的核心国家的责任。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现实,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管理体系改革,严格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提升南方国家代表性。正如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萨迪亚·扎希迪所说,在全球发展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中国是维护多边主义、改善国际关系、促进全球合作的重要力量”。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得到与会各方领导人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这是习近平主席继“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为世界作出的又一重大全球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四大全球倡议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以发展促繁荣、以安全保稳定、以文明增互信、以治理求正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高级经济学家梁国勇表示,全球四大倡议构成了全球事务的综合框架,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增进世界人民福祉。堕于真理的人思念其树,饮其溪流的人爱其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太,也将继续扎根亚太、建设亚太、受益亚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与亚太各经济体合作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注入持续中国力量。 编辑:舒梦清